Sony Xperia XZ 360度旋轉照
Sony Xperia XZ尺寸長146 x 寬72 x 厚8.1mm,長與寬與Xperia Z5一模一樣,但比Z5厚度多0.8mm。Xperia X Performance厚度為8.7mm,X Compact則為9.5mm。
Galaxy S7的長寬高就都比較小一些,不過S7的螢幕稍稍小0.05吋。LG G5就稍微大一些,尺寸為長149.9 x 寬73.9 x 厚7.7mm,有更大的螢幕。HTC 10的尺寸則跟Xperia XZ接近,厚度為9 mm,但邊緣削切斜角讓它看起來沒像實際的厚度那麼厚。
Xperia XZ重量161公克,跟HTC 10一樣
LG G5輕2公克,來到159公克
Galaxy S7則是152公克,最輕
Sony Z5有154公克
X Performance則是164公克
硬體概觀
Sony的產品一向有著進化、精進的正向提升傳統,而不會有上一代與這一代差異很大的情況。而在XZ的設計看到的不僅是前鏡頭與後鏡頭的提升,其機身除了維持方方正正一貫特色外,它四個邊角的直角變得更明顯。
這麼說好了,Xperia XZ週圍的設計有著圓型與直角混搭的風格;機身兩側圓滑的流體美感,其圓弧設計其實同時從邊框就向後延伸至手機背蓋邊緣,與背蓋之間只留了一絲細縫,乍看之下還以為Xpeira XZ是可以將背蓋取下自行更換電池。
這種背蓋邊緣成為邊框一部份的設計,Sony稱之為「loop surface」,不管是不是標新立異玩文字遊戲取這個名詞,它看起來真的不賴,而且觸感很好。
提醒大家的是,Xperia XZ提供三種材質的觸感喔!首先是手機正面的玻璃(使用康寧玻璃,但Sony沒有對外公布使用第幾代),第二是邊框的聚碳酸酯材質,第三則是手機背面的Alkaleido鋁合金材質。「ALKALEIDO鋁合金」是日本神戶鋼鐵所註冊的名稱,它其實就是鋁合金當中的一種而已,Sony表示他們之所以選擇與神戶鋼鐵的ALKALEIDO鋁合金合作,因它有符合Xperia XZ高貴的質設,散發出不同的光澤並讓人感覺沈穩。然而關於ALKALEIDO的資訊相當稀少,只知它是由神戶鋼鐵生產,Sony拿來作為市場行銷的宣傳,但這種鋁合金的耐用度到底如何Sony並有進一步說明。
雖然Xperia XZ有防塵防水,但Sony有提醒消費者別把手機整支浸泡在水中,避免接觸到海水或鹽水,或是帶到含有氯的游泳池水中,而且他們強調如果不正當使用或是濫用時,手機不在保固範圍。這樣的聲明跟蘋果對其iPhone7的保固作法類似。截至目前為止,手機具備防水功能的定義仍有灰色地帶的模糊,建議大家把廠商所謂的IPxx防塵防水當作是在比較嚴刻使用環境下,防止手機進水故障的保護就好,千萬別故意拿手機進行防護等級的測試。
這篇Xperia XZ開箱拿到的是曜岩黑,不過隨著光線照射角度不同,有時呈現出深紫色,或是深棕色,或是介於兩者顏色之間。然而,雖然看起來是削光的質感,但它防油污效果並不優,還是很容易沾上指紋(某個角度看或許看不太出來,但它確實在那裡),以致於每次使用它之後,你都會想用衣服將沾到指紋的地方擦一遍好將它消除(尤其手機剛買來很很新的時候,總是希望它隨時看起來都是乾淨閃亮亮的)。
易沾染指紋在現今手機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但比起玻璃材質的背蓋,金屬材質的背蓋相較之下要累積到指紋沾染很明顯就必須花比較多一點時間,不像玻璃只要手指一踫觸,指紋就一定馬上沾到玻璃。Xperia XZ的背部大部份是上面提到的ALKALEIDO鋁合金,只有下方那一塊是塑膠材質,所以會比較好一些。
相機在左上位置,下方是LED閃光燈(還是單顆LED設計),一旁還有雷射輔助自動對焦感應器,以及讓白平衡表現更準確所使用的場景光線測量感測器。
手機螢幕上下的邊框還是維持Sony一貫的設計 - 還是有一定的厚度,雖然它們是立體聲喇叭的位置,但我們還是覺得Sony如果可以在這一方面將它們縮短一些,讓「螢幕/機身比」更高會更棒。
▼ 螢幕上方的聽筒同時也是立體聲喇叭當中的一個,聽筒又側是距離感知器與光源感應器,聽筒的左側則是前鏡頭,前鏡頭的左側則是LED提示燈。
▼ 螢幕下方是立體聲喇叭的另一側。
手機頂部與底部這裡就沒有承襲上述手機背部那種所謂「loop surface」工藝設計,這裡看到就只是平整的表現,邊緣有稍微斜切的銳利感,這種設計若應用在正面螢幕,就可能會造成手指在螢幕上滑動時,當滑動到邊緣時會有刮手的感覺,但若只是為了美觀,那看起來倒是蠻漂亮的,看起來不會粗糙。
▼ 手機底部是Type-C USB連接埠,Xperia XZ是Sony近期採用Type-C規格的兩款手機之一;另一款是Xperia X Compact。但是有一點要注意的是,Sony這裡的Type-C只作半套而已,因為它只符合USB 2.0的規範,並非USB 3.0。Type-C旁邊是麥克風收音孔。
▼ 頂部部份終於可以看到Sony將降噪用的第二麥克風作在頂部這裡,一旁是3.5mm耳機孔。
控制元件的安排一樣是Sony典型的樣子;指紋辨識(同時也是電源鍵)做在手機右側稍微偏中間上方一些,不論你右手大姆指,或是左手食指都可以很輕鬆的踫觸按壓到。
音量控制鍵也位在手機右側,但它的位置如果可以作在離電源鍵更靠近些,相信可以讓用戶不論左手或右手拿手機都可以更方便的按壓到,這點就有點美中不足。拍照快門鍵一樣分兩段式(輕壓是先對焦,再壓一次才是拍照),而且還是能在手機休眠時(螢幕關閉狀態)用來快速啟動相機並馬上拍照。
nano-SIM卡、microSD卡槽位於左側,卡槽的外側有一圈橡膠環作為防水防塵用,不過每當你退出這個卡槽時,手機都會重新開機,對於時常需要退出卡槽換不同張microSD的用戶來說,這樣的重新開機還蠻擾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