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質的三鏡頭
Xperia 5 II的相機系統幾乎與Xperia 1 II相同,但少了ToF發射器/接收器,這對於低光源環境拍攝時的對焦或是人像模式景深處理時可能有些不利,這部分會在接下來的分析提到。
▼ 左邊是Xperia 1 II,右邊是Xperia 5 II
與Xperia 1 II一樣,Sony在Xperia 5 II同樣將重點放在傳感器讀取速度上,所以讓他們決定採用尺寸稍微小一點以及較常規的傳感器,而不是像三星採用的1億800萬畫素。Sony表示它可以在10毫秒內從成像器獲得完整的傳感器讀數,比從1億800萬畫素獲得1200萬畫素需要30毫秒(三星9合1像素合併技術),或是從1億800萬畫素獲取完整的1億800萬畫素需要100毫秒相比,Xperia 5 II的10毫秒快很多。快速的傳感器讀取速度意謂拍攝移動物體時可以減少果凍效應現象,更可以達到20fps高速連拍速度。
註:果凍效應(英語:rolling shutter)是數位相機CMOS感光元件的一種效應,當使用電子快門來拍攝高速移動的物體時,原本垂直的物件拍攝出的畫面卻為傾斜甚至變形。或會出現部分曝光(partial exposure)、斜坡圖形(skew)、晃動(wobble) 等現象。
再者,Xperia 5 II這顆主鏡頭元件尺寸1/1.7"一點也不小,像素尺寸1.8µm,光圈f/1.7,焦距24mm,是顆雙光電二極體感測器(Dual Photo Diode sensor),運作方式類似雙像素(Dual Pixel),但有別於每個像素都用於相位偵測輔助對焦,Sony的雙光電二極體感測器(Dual Photo Diode sensor)則用上247處對焦,自動對焦範圍佔感光元件的70%。
超廣角鏡頭焦距16mm,支援自動對焦,此外它感測元件尺寸1/2.55"。長焦鏡的焦距為70mm,具備3x光學變焦。
Xperia 5 II的前鏡頭就沒什麼改良,與Xperia 1 II、Xperia 1、以及Xperia 5都是同一顆,800萬畫素、24mm、光圈f/2.0。
Xperia 5 II同樣提供三個相機程式。有使用起來較基本的相機程式,適合隨手拍與一般的錄影,大部分使用這支程式就夠。然後是「Cinema (tography) Pro」這款先前評測Xperia 1時介紹到的程式,可以讓你錄影時加入各種創意效果。第三款是「Photo (graphy) Pro」程式,就支程式是從Xperia 1 II開始加入的,裡面有Sony無反光相機系列的拍照功能,讓使用者有Alpha無反單眼的使用者體驗。
基本的相機程式大致上就是之前Sony Xperia的相機程式,要選擇不同鏡頭拍攝時,現在只要透過觀景窗的小樹圖示來選就可以,三顆樹代表使用超廣角,二顆樹代表主鏡頭,一顆樹代表望遠鏡頭,不像Xperia 5要在0.7x-1x-3x之間循環選擇才行,現在想要用哪顆鏡頭就選哪顆鏡頭變得方便許多。
手機直拿時,觀景窗中做水平滑動可以在拍照與錄影模式之間切換,向下滑動則是在前後鏡頭之間切換。觀景窗上方的選項還有補光燈控制、景深模式、相片比例、白平衡與曝光補償調整、前後鏡頭切換鈕,設定(齒輪圖示)。快門左側的「Mode – 模式」點入後可以看到其它拍攝模式,例如全景、創意效果(亦稱作濾鏡)、人像模式、慢動作、Google Lens,最後一次選擇的模式會記憶並出現在觀景窗中。這裡沒有手動模式。
▼ 標準鏡頭的廣角拍攝
▼ 超廣角拍攝與近拍
▼ 白平衡調整
▼ 景深拍攝,若手機距離拍攝著太近,會跳出提示請你將手機拿遠一點
▼ 相機設定。有自拍計時器、相片尺寸、物體追蹤、自動拍照、柔膚特效、辨識QR code、顯示拍照建議(會在拍照前與拍照後顯示小提示)、儲存地理位置資訊、觸控對焦、參考格線、自動相片預覽(只限前鏡頭)、快門按住連拍、指定音量鍵功能(例如變焦)
基本的相機程式並沒有手動模式,若要玩手動拍照的話可執行Photo (graphy) Pro這支程式。要開啟「Photography Pro,或稱Photo Pro」有兩種方式,一是在基本的照相程式裡的模式選項中選擇,另一個直接點擊桌面上的「Photography Pro」程式圖示。這支程式提供豐富的人機介面,當中包含豐富的手動控制功能。
在Photo Pro模式下,拍照時要按實體快門鍵,也可以使用音量鍵來替代,螢幕上是沒有虛擬快門鍵的。獨立的照相快門按鍵有半按壓及全按壓兩階段作動,拿著手機同時要在這顆細長的快門按鈕按壓來觸發拍照需要一些力氣,按壓當下可能會產生晃動,若在白天光線充足環境這樣的操作不會有什麼問題,但對於任何需要長一些時間曝光的拍照來說,照片會有可能因此晃動而模糊。我們覺得Sony若能讓用戶選擇在螢幕上顯示虛擬快門按鈕的話會更好。畢竟是一台手機,從將它拿在手中的手感、按鈕位置,快門按壓的回饋感,Xperia 5II與一台數位相機的差異還是有的,此外數位相機有的操作感,Xperia 5 II不一定有。
任何曾經有用過Sony無反鏡頭相機的人可以馬上上手Photo Pro的介面,介面中的圖示都一樣,觀景窗呈現的選單也類似,在Xperia 5 II上看起來甚至更好。
Photo Pro提供的控制選項很豐富,例如「Drive mode」下的還有單張拍照(適合拍靜態)、連續高速拍照(每秒20張)、以及連續低速拍照(每秒10張)三種連拍模式以及3秒或10秒計時器在此的3秒或10秒計時器功能在標準的相機程式是沒有的。
▼ 對於有常在使用EV(Exposure Value – 曝光補償)的攝影用戶來說,EV刻度轉盤的視覺設計很明顯,但這種仿「類比」式的設計在觀念上讓人覺得有些過時。更何況Sony的無反單眼人機互動並不是以觸控操作見長,因此在此將經典的EV轉盤操作模擬作在觸控螢幕上,有些違和感
▼ 對焦模式有「Single-shot AF 單次對焦」、「continuous AF 連續對焦」、「Manual Focus 手動對焦」
▼ 照片檔案格式,照片比例,超廣角鏡頭照片失真變形校正、Drive mode有單張拍照(適合拍靜態)、連續高速拍照(每秒20張)、以及連續低速拍照(每秒10張)三種連拍模式、Continuous shooting feedback連拍回饋
其它關於Photo Pro功能包括對焦模式有「Single-shot AF 單次對焦」、「continuous AF 連續對焦」、「Manual Focus 手動對焦」。
對焦區域有中央(center)與廣角(wide)。
測光模式則有點測光(適用於主體較小,並與環境光線差異很大的情況)、中央重點測光(適用於主體較大,且與環境光線差異較大的情況,例如人像特寫)、矩陣測光(適合風景、建築物等光線條件比較均衡的場景)。
白平衡選單有自動、陰天、晴天、日光燈、白熾燈(鎢絲燈)、陰影這六組預設外,還有三個自定組(custom 1、custom 2、custom 3)。自訂白平衡的方式有兩種,一個是點擊灰色卡並且按下設定(Set),另一個是在「綠色-洋紅色,以及琥珀色-藍色」色彩的白平衡網格線中手動調整。ISO的調整範圍部份,主鏡頭是64-3200,望望鏡頭是25-1000,超廣角鏡頭是50-1600。
觀景窗會顯示目前曝光參數資訊,並提供直方圖與水平儀參考線(可關閉,從觀景窗最左邊的「Disp」按取消即可)。觀景窗左上角狀態讀數可以讓你知道相片是存在手機或是microSD裡、剩餘空間、解析度、以及地理位置記錄功能是否有開啟。
觀景窗最左欄會有目前模式的顯示,若是按下會出現刻度盤選單,讓你可以在「Auto - 全自動」、「Program - 程式自動曝光」、「Shutter - 快門先決」、「Manual - 手動」之間選擇。這裡沒有辦法提供光圈先決的原因是因為三顆鏡頭的光圈都是固定的關係。
點擊焦距圖示後,會彈出16mm、24mm、以及70mm焦距半透明選單,這樣的設計比在數位相機上透過實體旋鈕來選擇方便些,但如果能一次將16mm、24mm及70mm都顯示在觀景窗就更便利。要在16mm(廣角)、24mm(超廣角)、70mm(望遠鏡頭)之間變焦,你必須先點選這三顆鏡頭當中之一,然後再點擊「>」箭頭,才能從半透明的轉盤選單選擇焦距 – 這樣的介面看起來酷炫,但並不是最實用。即使我們可以將音量鍵自訂為焦距變換,但只限於已選定鏡頭底下的變焦,仍然無法用來切換不同鏡頭。
錄影部分使用的是Cinema Pro這支程式。這支程式特殊之處包括可以用電影等級的23.98fps或25fps且21:9比例拍攝,解析度有3840x1640或2520x1080。它還支援HLG技術的HDR,影片則以h.265編碼儲存。ISO部份根據你使用哪顆鏡頭錄影而有50/64/25到800的選項,快門速度還可根據拍攝角度做調整。在此也包含靜態拍照的白平衡自訂調整選項,可以在「綠色-洋紅色,以及琥珀色-藍色」白平衡網格線中手動調整,或是點擊灰色卡並按下設定(Set)做調整。
註:HDR電視影像標準 : HLG 和HDR 10 & Dolby Vision 的主要差異(引用HDR電視影音格式解析 — 認識HLG,內容哪裡找? HLG與HDR10及Dolby的差異在哪一文)。
HDR 10 及 Dolby Vision 兩種 HDR 技術的共通點均是將影像訊號本身訊息帶有元數據(Metadata),當顯示撥放設備支援顯示 HDR 10 或 Dolby Vision 時,就會讀取相關元數據並由IC傳送對應數值調整畫面讓其顯示為 HDR 效果。HDR 10與Dolby Vision兩者最主要差別在於元數型態,HDR 10為靜態元數據,而 Dolby Vision為動態元數據。
至於HLG,與前兩者的差異則在於,HLG檔案格式本身並未帶有元數據(Metadata)的傳輸,因此在大部份既有的顯示晶片上經過運算就可以執行。
所以若從畫質表現來看,Dolby Vision因為支援動態元數據,擁有更大幅度的影片動態範圍,且需要杜比實體室認證,故在亮暗細節的差異度較HDR 10及HLG來的更明顯,畫質表現也為三者最細膩。
HLG為廣播HDR信號,本身並無帶有元數據,所以畫質表現會根據顯示器亮度而有所影響
HDR 10為目前最普遍的HDR格式,但會因為顯示器最大亮度的差異,而影響到整體畫面呈現。一般來說,最大亮度未達1000nits的顯示器若未經過單獨調教,僅能做訊號解碼的動作,且不易顯示出亮暗細節,也較無法顯示出HDR效果。反之,經過Tone Mapping之後的顯示器,即便原本亮度無法達到1000nits,也會因為經由個別調教後的顯示器階調而能將HDR效果最大化於該顯示器上,進而更能有還原現場的效果。
使用Cinema Pro錄影時支援手動控制對焦,還包括調焦器(focus racking)選項讓你精準的設定對距離/位置以及合焦的速度(見下面影片2:12處),讓影片有失焦再合焦的專業效果。
你可以加上不同的參考框線(有4:3、2:1、2.39:1、16:9)以及三分法網格線。
關於Photo Pro與Cinema Pro這兩支程式的介面截圖可參考小編在Xperia 1 II開箱評測時所介紹的到的。
Xperia 5 II加入4K@120fps HDR錄影選項,Sony表示Xperia 5 II是一支有這選項的手機。
白天拍照品質
在白天光線充足的場景,Xperia 5 II拍出的照片水準幾乎與Xperia 1 II無異,色彩超生動並將現場場景完整保留。畫質精細保留完整,樹葉/草皮區域看起來自然,沒有某些手機所看到那種經軟體演算後過度的不自然。雜訊抑制的軟體演算雖不像三星手機那樣強的力道,但也算控制得很出色。
▼ 白天拍照,左邊四張Xperia 5 II拍的,右邊四張Xperia 1 II拍的
在HDR的處理部分,Xperia 5 II仍維持與Xperia 1 II同樣的保守。它不會特別的加強還原亮面區域及陰影區域的細節,反而著重在對比度,讓照片看起來更有寫真攝影風,少一點IG風,這麼說好了,如果你是從三星或是小米用戶轉過來的使用者,並且較喜歡照片看起色彩很鮮豔,那Xperia在這部分的「溫和風」可能會讓你需要一些時間適應。
▼ 白天,主鏡頭,預設的相機程式
要讓相片的動態範圍更明顯可以使用Photo Pro程式裡的DRO/自動HDR設定(註:是Dynamic Range Optimizer,中文意思是動態範圍最佳化),它們之間的差異通常很小,尤其在光源分佈平均的場景更是如此。然而對於對比度較高的場景,例如下方的蝸牛照片,在直方圖兩端可以獲得更佳的色調表現。
▼ 白天,主鏡頭,Photo Pro程式,開啟自動HDR
Photo Pro拍照模式大部份的設定其實在觀景窗這一層就都看得到,但要設定「DRO/Auto HDR」功能就一定要到Photo Pro程式裡的設定去開啟,「DRO」全名是Dynamic Range Optimizer,中文意思是動態範圍最佳化,它是透過調整色調曲線試著在一次曝光內來處理高對比場景的動態範圍。「Auto」則是自動HDR,背後的運作就比較進階,它會使用多重曝光堆疊以改善相片中過亮或過暗區域的場景細節。
以下我們特地使用主鏡頭拍攝兩組照片來比較四種模式的HDR成像差異。這兩組照片中,標準照相程式的全自動模式照片成像接近Photo Pro程式的自動HDR,但也與Photo Pro的DRO﹙動態範圍最佳化)類似。所以我們得到這樣的結論,標準照相程式足以應付大部份場景拍攝,但如果你要確定亮部區域的細節有被保存下來,建議使用Photo Pro程式並開啟自動HDR,此選項可以提升暗部區域的細節而且亮部區域有更好的渲染表現。若使用DRO﹙動態範圍最佳化)得到的成像結果並不會像使用標準照相程式那般方便與簡易,而且動態範圍也不會因開啟DRO變好多少,不過如果你若覺得有差,還是可以在Phoro Pro使用DRO。
至於關閉Photo Pro裡的HDR的話嘛,除非你想拍出只有2014年時期手機的動態範圍水準照片的話,那就可以在Photo Pro裡面將HDR關閉,此模式拍的照片在這四種模式看起比較平淡。
▼ HDR比較,依序為標準拍照程式 • Photo Pro程式開啟自動HDR • Photo Pro程式開啟DRO • Photo Pro程式關閉HDR,可點擊放大觀看
超廣角鏡頭拍出的照片有類似主鏡頭的水準,如果硬要挑剔,這裡的雜訊比較多一些,而且在高對比區域邊緣有一些紫氣。然而動態範圍廣,色彩佳,飽和度不會太超過,精細的細節是我們所看過的超廣角鏡頭中,表現最好的一款之一。
▼ 白天,超廣角鏡頭,預設的相機程式
因有支援自動對焦,Xperia 5 II的超廣角近距離拍攝物體時仍然可對到焦並拍出具銳利度的照片,這是許多手機的超廣角無法做到的事,沒有支援自動對焦的超廣角做近距離拍攝時,對焦往往會對到背景去。
▼ 白天,超廣角,預設的相機程式,近距離拍照
軟體的失真校正可以將超廣角鏡頭拍的照片的邊緣扭曲校正成直線,但因為會有部畫面需提供給軟體做為演算用,所以會有部份畫面不見,如果你比較希望可以得到較大的視野而且不在照片邊緣的扭曲(或膨脹)樣子,就不妨把失真校正功能關閉。
▼ 左邊兩張有開啟失真校正,右邊兩張沒有開啟失真校正
與Xperia 1 II的長焦鏡頭相比,我們在Xperia 5 II的長焦鏡頭上獲得了更好的體驗。拍出來的影像有一致的銳利度–比同樣是3倍光學變焦的Xperia 1 II好。不知是因為硬體調校或是軟體演算的關係,Xperia 5 II長焦鏡拍出來的照片是比較好看。底下有幫大家列出Xperia 1 II長焦鏡頭拍出的照片與Xperia 5 II拍出的相比較。
▼ 白天,長焦鏡頭,預設的相機程式
▼ 白天,長焦鏡頭,左邊兩張是Xperia 5 II拍的,右邊兩張是Xperia 1 II拍的
低光源環境拍照品質
Xperia 5 II在低光源環境的拍照表現與Xperia 1 II的接近,但不盡相同。就我們的觀察,5 II在燈光區域的控制做得更好,而1 II的照片銳利度比較高–這兩者的差異不是很大,但就是有存在。
▼ 低光源環境,左邊兩張Xperia 5 II拍的,右邊兩張Xperia 1 II拍的
除此之外,仍可以看到Xperia一貫的夜拍風格–更高的對比表現意味在同樣的場景中,Xperia黑暗區的黑色會比大部分競爭對手來得深。儘管如此,相片中的黑暗區域經過體後製演算協助還是有拉上來。色彩保存得很好,飽和度沒有掉。Xperia面對這種暖色調燈光的夜間場景的白平衡處理似乎沒有什麼問題,這個問題在一些手機上處理得不是很好。
▼ 低光源環境,主鏡頭,使用預設的相機程式
在Photo Pro程式開啟自動HDR時,拍一張照會需要等待個2秒,黑暗區域的亮度有上來一些,不過效果細微,至旞原本就光亮的區域(有燈光處)就幾乎沒有什麼改變。銳利度在此也下降些。整體而言,在這種低光源環境使用Photo Pro程式拍攝的效果仍有比較好。
▼ 低光源環境,主鏡頭,Photo Pro程式,開啟自動HDR
底下列出標準相機程式與Photo Pro相機程式的拍照,Photo Pro相機程式還區域有開啟自動HDR、開始DRO、什麼都不開三個選項。
▼ 預設相機程式 • Photo Pro開自動HDR • Photo Pro開DRO • Photo Pro全關
在有燈光照射的微光環境下,Xperia 5 II超廣角鏡頭拍出的照片好看,假如能有更亮的曝光表現我們會更喜歡,但Xperia 5 II到表現就是Xperia如此貫有的風格,至於銳利度及細節表現都很出色,色彩飽和度也到位。
▼ 低光源環境,超廣角鏡頭,預設相機程式
當你選一顆樹圖示時Xperia 5 II就會一直使用長焦鏡頭拍攝,不會有光線閾值/臨界值低於某個程度改為主鏡頭接手的情形;不會有像之前我們評測Pixel 4的長焦鏡頭夜拍時,雖然以二倍變焦進行夜拍,但當現場光源低於某個光線閾值/臨界值時,它就會切換為主鏡頭拍攝,然後再將相片放大來模擬二倍變焦。Xperia 5 II的長焦鏡頭在低光源環境拍出照片同樣好看,細節好,雜訊與飽和度都控制的不錯,若要挑剔的話,就是相片有一點偏暖色調,而且有一點偏紅。
▼ 低光源環境,長焦鏡頭,預設的相機程式
▼ 看完戶外的拍攝後,底下接著是Xperia 5 II與Xperia 1 II、Galaxy S20在工作室的拍照比較,有分ISO 12233、室內充足光源、室內低光源三個圖卡,點入後可以再挑選其它手機進行比較
低光源環境對焦表現
Xperia 5 II沒有搭載ToF(飛時測距)鏡頭,這項技術當中一個作用是用來協助低光源拍攝的對焦,底下我們比較有搭載ToF的Xperia 1 II在黑暗環境的對焦與Xperia 5 II有什麼不同,由影片可以看出Xperia 5 II的對焦速度並不輸給Xperia 1 II,在追蹤人的眼睛的對焦速度甚至比Xperia 1 II快。
▼ 左邊是Xperia 1 II,右邊是Xperia 5 II,兩支手機都有使用三腳架固定
人像模式
Xperia的人像拍照並沒有另外分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拍照模式,而是直接從觀景窗的圖示就可開啟。即使沒有ToF,它仍可以很出色地將被拍攝人物與背景分離並獲得良好的景深,景深強度可以調整,在預設值的表現很自然。
比較可惜的是人像模式不支援HDR,因此畫面中光亮區域的細節都遺失了(見下方第三張照片)。我們判斷比起背景的光亮區域,拍照程式被設定成應該優先處理人物臉部的曝光,因此可以看到以下照片中人物的臉即沒有HDR介入,仍然有特別加強過的樣子,然而如果其他廠商的人像拍照可以做到有HDR功能,相信Sony也能做到才是,你覺得呢?
▼ 後鏡頭,人像模式
原本我們擔心少了ToF的Xperia 5 II在做人像模式拍攝時,人物邊緣與背景之間的分離處理會比Xperia 1 II差,結果並不會,在以下照片我們看到Xperia 5 II拍出的照片甚至比Xperia 1 II好。
▼ 人像模式比較,左邊四張Xperia 5 II拍的,右邊四張Xperia 1 II拍的
前鏡頭拍照
Xperia 5 II前鏡頭與Xperia 1、Xperia 5、Xperia 1 II都是同一顆,規格或許不是最好的,但照片拍起來好看,色彩佳,細節很可以。
▼ 前鏡頭自拍
前鏡頭拍照雖然有人像模式,但與上面四張未開啟人像模式相比較並沒差異很大,景深效果有,但不是很明顯。前鏡頭人像模式同樣不支援HDR。
▼ 前鏡頭,人像模式
錄影表現
預設的相機程式裡,標準鏡頭、超廣角鏡頭、長焦鏡頭都支援4K錄影,但最高只達4K@30fps,不支援4K@60fps。1080p模式則支援30fps與60fps。影片儲存格式4K的話可選h.264及h.265,若1080p的話只能選h.264。三顆鏡頭錄影都有HDR模式,但開啟的時儲存格式只能選h.265。
如果使用Cinema Pro程式,除了進階控制外,4K就有支援60fps(而且回放時就是以60fps播放)與4K@120fps慢動作錄影(回放時是以24fps播放)。Cinema Pro的4K影片有3840x1644 px,21:9電影比例,與其他手機的3840x2160 px不同。
根據我們對Xperia 1 II的經驗,Xperia 5 II的主鏡頭的4K錄影表現出色,雖然相較於其他品牌手機,Xperia 5 II的畫質處理比較保守,但影像看起來自然,整體不錯而且細節有,色彩到位。
▼ 4K@30fps,主鏡頭
超廣角鏡頭的錄影同樣表現很棒,色彩及動態範圍配合得如此緊密,以至於很難分出是主鏡頭錄的或是超廣角錄的,在此競爭對手超廣角鏡頭拍出的畫質很難追上Xperia 5 II的。
▼ 4K@30fps,超廣角鏡頭
Xperia 5 II的長焦鏡頭表現讓人驚喜–銳利度比起Xperia 1 II的長焦鏡有明顯進步,原尺寸檢視放大畫質媲美主鏡頭拍攝的水準。
▼ 4K@30fps,長焦鏡頭
所有模式錄影皆支援數位防手震(SteadyShot)。主鏡頭(24mm)與長焦鏡頭(70mm)有支援Optical SteadyShot光學防手震,超廣角鏡頭(16mm)是沒有的。
數位防手震(SteadyShot)雖然可以相當穩定的控制主鏡頭與超廣角鏡頭錄影時的晃動,但在Xperia 1 II可以做得更好,整體來說Xperia 5 II會有較多的抖動現象。長焦鏡頭錄出影片的晃動程度與我們在Xperia 1 II看到的差不多–不是很流暢,但也不算太糟。
▼ 4K@30fps,主鏡頭,數位防手震
▼ Xperia 5 II錄影與Xperia 1 II及Galaxy S20的比較,有分ISO 12233、室內光線充足、室內光線昏暗三個圖卡,點入後可再挑選其它手機進行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