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 Pro螢幕表現
去年P10 Plus的螢幕解析度是QHD(2560x1440),但今年6.1吋AMOLED螢幕的P20 Pro解析度是1080 x 2240,意謂它的視野比常見的18.7:9比例更寬,螢幕細膩度大約408ppi。
在我們的測試中,P20 Pro螢幕在手動模式將螢幕亮度調到100%時可以測到412 nits,若在自動模式下則可達到582 nits,這樣的表現比去年的P10 Plus好(P10 Plus為LCD螢幕),隨著AMOLED技術的進步,LCD面板亮度通常會比較高的優勢似乎不再是優勢,例如同樣是AMOLED螢幕的Mate 10 Pro最大亮度440 nits表現不俗,在自動模式時更可衝到623 nits,至於iPhone X與S9+更厲害,分別有679 nits與631 nits。
型號 |
100%背光 |
||
黑, cd/m2 |
白, cd/m2 |
對比, cd/m2 |
|
華為P20 Pro |
0 |
412 |
∞ |
華為P20 Pro (自動亮度最大時) |
0 |
582 |
∞ |
華為P10 |
0.416 |
592 |
1423 |
華為P10 Plus |
0.335 |
547 |
1633 |
華為Mate 10 |
0.314 |
433 |
1379 |
華為Mate 10 (Max Auto) |
0.468 |
667 |
1425 |
華為Mate 10 Pro |
0 |
440 |
∞ |
華為Mate 10 Pro (自動亮度最大時) |
0 |
623 |
∞ |
Apple iPhone 8 Plus |
0.392 |
530 |
1352 |
Apple iPhone 8 Plus (Max Auto) |
0.471 |
621 |
1318 |
Apple iPhone X |
0 |
679 |
∞ |
三星Galaxy S9+ |
0 |
376 |
∞ |
三星Galaxy S9+ (Max Auto) |
0 |
631 |
∞ |
LG V30 |
0.002 |
414 |
207000 |
LG V30 (自動亮度最大時) |
0.032 |
616 |
19250 |
Google Pixel 2 XL |
0 |
420 |
∞ |
HTC U11+ |
0.176 |
287 |
1631 |
Sony Xperia XZ2 |
0.431 |
618 |
1434 |
戶外環境下螢幕對比指數的表現,P20 Pro與Mate 10 Pro及Galaxy Note8同等級,但iPhone X與Galaxy S9+還是比較出色。
P20 Pro內建許多螢幕顯示模式與選項,例如你可以選「正常」或「生動」模式,模式底下還有「預設」、「冷色」、「暖色」可選,也可以讓你自訂色溫。在「正常+預設」選項你可以測出平均標準色差DeltaE 1.7(亮度398 nits),這個數值相當出色。如果自己調整自訂的話可以調到DeltaE 1.6,而「生動+預設」模式的顏色看起來很漂亮,但色差並不準確(因為犧牲掉藍白色層),來到DeltaE 5.1。
註:deltaE 是國際標準色差,差值越小代表越精準:
DeltaE 差 1 以內 -- 人眼感受不到的差異,
DeltaE 差 3 以內 -- 人眼幾乎感受不到,
DeltaE 差 6 以內 -- 除非兩款裝置擺在一起比較,否則人眼不易察覺,
DeltaE 差 6 以上 -- 人眼未經比較即可察覺色彩有異。
華為P20 Pro電池續航力
P20 Pro配置4000 mAh電池,比Galaxy S9+的3500 mAh及小米Mix 2s的3400 mAh還要多。經過測試,P20 Pro有13小時的影片連續播放、14小時30分的網頁瀏覽、21小時的3G連續通話,綜合耐久則是89小時,這個89小時是手機充飽電後,每天通話一小時、瀏覽網頁一小時、影片播放一小時,然後放在旁邊待機,手機處於開機狀態下進行測試所測出來的。
如果你使用手機的習慣是較常上網,很少打電話或是很少看影片,那麼可以進入此頁依照自己使用手機的習慣來調整,來測出比較接近你使用習慣的手機續航力,例如把上網調至2小時,通話與影片播放調至0分鐘,就可看到P20 Pro電池續航會根據這些調整而有所變化。或是到這個連結去看看其它手機的續航力表現。
使用快速充電進行測試,P20 Pro電量從只剩2%充至100%時要花90分鐘,如果是充30分鐘的話可以達到46%,這樣的表現並沒有像華為宣稱那樣可以在30分鐘充至58%,不過可以在90分鐘將4000 mAh電池充飽還是相當厲害的。
P20 Pro喇叭表現
P20 Pro有著從Mate 9時代我們就看過的所熟悉的華為立體聲喇叭設計 - 聽筒同時是第二顆喇叭,主喇叭位在手機底部。手機橫拿時,聽筒這邊的喇叭負責中音與高音,底部這邊的喇叭則負責中音與高音以及低音。
除了作為音樂播放的音量,經由喇叭發出的語音與來電鈴聲音量表現也很不錯,獲得「很出色」的整體表現。
手機型號 |
通話音量, dB |
音樂外放, dB |
鈴聲音量, dB |
整體表現 |
Sony Xperia XZ2 (ClearAudio+) |
66.0 |
71.6 |
76.4 |
好 |
Google Pixel 2 XL |
66.2 |
70.4 |
78.2 |
好 |
Sony Xperia XZ2 |
66.1 |
71.8 |
78.1 |
好 |
Huawei P10 Plus |
64.8 |
69.8 |
82.5 |
好 |
Apple iPhone X |
68.9 |
74.0 |
76.2 |
很好 |
Xiaomi Mi Mix 2 |
67.6 |
71.0 |
82.7 |
很好 |
Huawei P10 |
67.7 |
70.0 |
83.6 |
很好 |
Samsung Galaxy S9+ |
68.4 |
74.0 |
80.1 |
很好 |
LG V30 |
66.9 |
72.3 |
84.5 |
很好 |
Huawei Mate 10 Pro |
70.1 |
73.8 |
84.2 |
很出色 |
Huawei P20 Pro |
71.8 |
69.2 |
91.0 |
很出色 |
Huawei Mate 10 |
90.6 |
73.7 |
84.0 |
很出色 |
HTC U11+ (retail) |
91.2 |
75.4 |
90.7 |
很出色 |
P20 Pro 音效晶片表現
首先我們將P20 Pro外接主動式喇叭時,可以輸出相當純淨的音質,可惜的它的音量在平均水準之下,所以我們在這一部份無法給它滿分。
第二階段接上耳機以專業儀器測試,結果相當讓人失望,往好處想,音質下降不算大,立體聲串音上升還不少,諧波失真也增加了,整體而言P20 Pro經由耳機輸出的音質還可以,但若以一款旗艦該有的表現,它是不合格的。
型號 |
頻率響應 |
Noise level |
動態範圍 |
諧波失真 |
IMD + Noise |
立體聲串音 |
Huawei P20 Pro |
+0.01, -0.04 |
-92.1 |
92.3 |
0.0050 |
0.012 |
-92.1 |
Huawei P20 Pro (耳機) |
+0.25, -0.10 |
-91.9 |
92.9 |
0.0021 |
0.117 |
-65.9 |
Samsung Galaxy S9+ |
+0.01, -0.03 |
-92.6 |
92.5 |
0.0012 |
0.0076 |
-93.4 |
Samsung Galaxy S9+ (耳機) |
+0.03, -0.03 |
-92.2 |
92.2 |
0.0017 |
0.042 |
-76.3 |
HTC U11 |
+0.05, -0.11 |
-94.1 |
94.1 |
0.0017 |
0.0067 |
-94.5 |
HTC U11 (耳機) |
+0.05, -0.02 |
-93.7 |
93.8 |
0.0018 |
0.105 |
-53.7 |
LG V30 |
+0.02, -0.01 |
-93.2 |
93.1 |
0.0008 |
0.0069 |
-94.2 |
LG V30 (耳機) |
+0.03, -0.02 |
-92.9 |
92.9 |
0.0057 |
0.051 |
-68.1 |
表格名詞解釋:
頻率響應越闊越好,
IMD/N (互調失真) 愈低愈好,表示愈能原音重現,
動態範圍愈大,手機更能同時重現處理小聲及大聲的訊號輸入/輸出,
訊噪愈高愈好,表示背景干擾愈低,
諧波失真愈低表示音質愈好,
立體聲串音,絕對值愈高表示音質愈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