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文章 Evaluation
手機
S20 Ultra深度評測
瀏覽人數: 18642

Update: 2020-04-29 14:35:06
標籤: Galaxy S20 Ultra

白天拍照品質

白天光線條件下,主鏡頭拍的照片品質,嗯⋯是不錯。1億800萬畫素傳感器的拜爾濾波器陣列所捕獲的細節並沒有我們所認知的3x3像素合一技術那麼多,這麼說好了,S20 Ultra主鏡頭拍出的1200萬畫素照片品質(108,000,000 / 9 = 12,000,000)接近Note10+的原生畫素1200萬。高頻細節(例如下面第一張與第二張照片的草地、路面)的渲染就不是那麼好,大樓陽台白色百葉窗上的複雜圖案就被抹除,圖案細節幾乎不見。

但像素合一技術表現沒有那麼厲害、以及上述高頻細節提到的現象,並不是只有S20 Ultra才有,而是照相程式軟體演算的關係,只是S20 Ultra表現比較明顯。

然而優點還是有的,雜訊幾乎看不到,尤其在實色區域,諸如天空與反射其上的窗戶都處理得非常好。

註:高頻就是頻率變化快。影像中什麼時候灰度變化快?就是相鄰區域之間灰度相差很大,這就是變化得快。影像中一個影像與背景的邊緣部位,通常會有明顯的差別,也就是說變化那條邊線那裡,灰度變化很快,也即是變化頻率高的部位。因此,影像邊緣的灰度值變化快,就對應著頻率高,即高頻顯示影像邊緣。影像的細節處也是屬於灰度值急劇變化的區域,正是因為灰度值的急劇變化,才會出現細節。低頻就是顏色緩慢地變化,也就是灰度緩慢地變化,就代表著那是連續漸變的一塊區域,這部分就是低頻。

▼ 主鏡頭,白天光線環境,1倍變焦

談到天空,S20 Ultra照相程式處理出來的藍是我們所看過最深藍而且飽和度最高的,但我們並有指這並不好,整體來說顏色渲染討喜、生動但不超過。

動態範圍也很好 – 亮部區域表現出色,但陰影區的細節如果可以再提升的話更好。雖然陰影區細節可以透過軟體調整,但如果三星第一時間就直接在照相軟體裡處理好的話不是更好?

▼ 主鏡頭,白天光線環境,1倍變焦

主鏡頭大尺寸元件的近拍表現超棒,雖然拍攝距離無法小於10公分,但它仍可拍出小物體並讓背景有明顯散景效果。

▼ 主鏡頭,1倍變焦,近拍

我們試著不以Quad Bayers像素合一技術,而是基於原生像素來拍照看其品質,但結果證明這麼高的像素不是讓我們這樣使用的。雖然在特殊情況,使用1億800萬畫素的確能捕捉更多細節,但這不是百分百保證,而且也不能指望帶來很大的差異。

同樣的,「Nonacell」3X3陣列將9個相鄰像素合併為單一大像素在戶外光線充足條件下的拍照,對畫質提升的幅度也沒有我們預期大。然而在光線充足的室內工作室環境拍攝圖卡時,「Nonacell」技術確實能捕捉更多線條與細節。也就是說,在陽光普照戶外環境的拍攝,就紋理與圖案細節的表現上,「Nonacell」技術其實就像是一般1200萬畫素鏡頭拍出的品質一樣,沒有什麼明顯差異。那若在低光源拍攝呢?這會再稍後分析。

▼ 主鏡頭,白天光線環境,1億800萬畫素

超廣角鏡頭拍出的照片算OK,顏色好看,以超廣角鏡的標準來看,動態範圍表現相當好,但畫質細節不論是拍遠處或近物就沒有什麼特別地方。

▼ 超廣角鏡頭,白天光線環境,0.5倍變焦

問題來了,S20 Ultra沒有自動對焦功能,所以你若想要獲得超廣闊的視野同時聚焦在近物,你就必須讓超廣角鏡可拍出景深效果。然而這兩種需求是如此的「對位」以至於沒有什麼手機的超廣角鏡能同時做到。華為Mate 30 Pro的超廣角雖有自動對焦,但焦距為18 mm,嚴格來說不符合超廣角定義,至於OnePlus 7T超廣角有自動對焦,而且焦距可達13mm,但FoV沒有你預期的廣闊。因此這樣來看,S20 Ultra有12mm等效焦距,又有FoV 123°,它的超廣角鏡已經是很不錯的選擇。

▼ 超廣角鏡頭,白天光線環境,0.5倍變焦

由於鏡頭的關係,使用超廣角拍照時照片難免會些失真變形,但在設定中可以開啟自動修正。開啟後相片小部分區域會被裁切掉以作為軟體失真校正演算使用,相片四個角落的細節與銳利度也都會下降些,但影響很小,因此我們會建議大家把這項功能打開。

▼ 超廣角鏡頭,失真校正沒開

▼ 超廣角鏡頭,失真校正有開

▼ 超廣角鏡頭,失真校正沒開

▼ 超廣角鏡頭,失真校正有開

▼ 超廣角鏡頭,失真校正沒開

▼ 超廣角鏡頭,失真校正有開

 

太空變焦,標準變焦

三星的望遠鏡頭號稱可以變焦變到太空,這只是一個誇張的行銷手段。底下就來看看它的表現可以到達什麼程度。

如同先前提過,S20 Ultra潛望鏡原生焦距相當有103mm,與主鏡頭相比話,望遠鏡大約有4倍變焦。所以先來看看4倍變焦的照片表現,在以下第一組照片中,可以看到細節非常出色,幾乎沒有雜訊,顏色討喜,動態範圍廣,對比度高 – 幾乎沒有可挑剔的地方。而且在大尺寸照相元件及長焦鏡頭結合下,可以創造很不錯的壓縮感與具景深的背景。

註:當我們使用旅遊鏡,只要將鏡頭焦距拉長到100mm,或是200mm、300m以上,都會發現裡頭的人、事、物,好像都擠在一起分不出前後的感覺?肉眼在現場看又不會這樣?為何會發生這種狀況呢?這種現像我們稱之為「壓縮感」,所謂的壓縮感,顧名思義,A、B兩物體前後有一定的距離,卻在長焦段鏡頭下使得AB之間的距離消失了,看起來兩者是緊貼、緊鄰在一起,這種現像我們稱為「壓縮感」,而這種壓縮感通常都只在長焦段的情況下才十分明顯。隨著鏡頭焦距變長,物體前後距離在照片中越不明顯,看起來前後緊貼,且較遠的物體,能與最近的物體靠的更近一些。關於壓縮感攝影示範,可參考賀禎禎這篇「壓縮感介紹與運用」介紹。

▼ 白天光線環境,長焦鏡頭,4倍變焦

在觀景窗選一顆樹圖示就會使用長焦鏡頭拍攝,會直接變成5x變焦,然而長焦鏡頭原始變焦是4倍光學變焦,所以你若要使用它,要再按一下旁邊的變焦選項,選擇4x才行。與4x相比,5x變焦拍出的照片因有經過軟體尺寸放大演算,因此在銳利度稍微低些,但不至於太破壞照片品質。

▼ 白天光線環境,長焦鏡頭,5倍變焦

繼續拉長焦段來看看10倍變焦,這個焦距拍出的相片使用原尺寸檢視時,品質仍然在可接受範圍。如果你在手機螢幕或電腦螢幕以符合螢幕大小的比例觀看照片,很可能還是會對銳利度和細節感到滿意的。

直接使用數位變焦而不是先光學變焦然後再裁剪以模擬出變焦照片的優點是,對焦的對象可以獲得較正確的曝光;如果你一開始取的景較寬廣(隨後再裁切並以軟體放大尺寸來模擬長焦變焦),相機將基於較寬廣的景來進行測光,相機可能就會無法針對你感興趣的特定主題做正確的曝光。

▼ 白天光線環境,長焦鏡頭,10倍變焦

▼ 白天光線環境,長焦鏡頭,30倍變焦

Ultra觀景窗還有2倍變焦按鈕,我們知道S20 Ultra並沒有2倍變焦鏡頭,那2倍變焦照片要怎麼產生呢?首先照相程式會先在相片中心位置填滿由潛望式4倍變焦鏡頭捕獲的圖像資訊,接著將周圍區域填滿由主鏡頭捕捉的圖像資訊 – 因為是主鏡頭數位變焦而來,周圍區域的影像細節會比較少。在以下六張照片,你可以輕易的查看到這樣的過渡差異,尤其第一張照片的百葉窗與第三張照片牆壁上的壁畫最明顯,但這些必須以原尺寸觀看照片才看得出來,如果是放大成適合螢幕大小是不容易看出的。

▼ 白天光線環境,長焦鏡頭與主鏡頭協同合作產生出的2倍變焦照片

作者:
1 2 3 4 5 6 7 8 9 10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比較清單
新聞列表 News List
評測列表 Appraisal List